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天津师范大学 郭明龙
该专著获得第十七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本书以人体组织提供者对基因科技成果的利益分享机制为研究对象,共31.2万字,除绪论和结论外由七章组成。第一章研究人体组织利用及其衍生利益,第二章研究人体组织衍生利益的私权构造,第三章研究个人基因信息权益的本权归属,第四章研究人类基因科技成果之专利化及其利益分享方式,第五章研究基因科技成果利益分享的国际实践,第六章研究人体组织提供者对基因科技成果的直接利益分享,第七章研究其他相关主体对基因科技成果的间接利益分享。本成果主要创新点:(1)根据人格权与财产权的渐进过渡性,主张在人格权和财产权之间构建统一的“信息权利”概念,涵摄以“信息”为客体、既包含财产利益、又包含人格利益的混合性权利,由此整合物权法、知识产权法、人格权法的调整范围,解决一系列理论难题;(2)主张根据权利类型构成中的二“基色”——“人格性”与“财产性”,对绝对权进行排序,将传统权利从定性认识推进到定量分析阶段;(3)主张区分对基因衍生科技成果产出的“积极贡献”与“消极贡献”主体,分别构建直接和间接分享模式,平衡有关主体利益,促进产业发展;(4)主张人体组织和基因信息价值的确定可以参照“市场分摊理论”对被侵害专利权“贡献率”计算方法,对于基因科技研发中人体组织或个人基因信息的“贡献率”可以采取“一般均等,容有差别”处理原则。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法律科学文库”,已经通过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的评审,英文版将由该社出版。本书前期成果包括五篇CSSCI或核心期刊论文,引用率高。南开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玲教授以《一部探索个人信息商品化与新兴财产权的创新力作》为题撰写书评,对本书给予高度评价。以国家生物安全为前提,本书在我国生物科技发展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背景下,探讨基因科技成果利用及人体组织提供者对基因衍生科技成果利益分享的方案,具有较好创新价值。
作者简介:郭明龙,1977年3月出生,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民商法学、个人信息保护法学。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在《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学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数10篇,已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各1项。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和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市级一流课程《民法学》负责人,获第十七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